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眾網
|
海報新聞
大眾網官方微信
大眾網官方微博
時政公眾號爆三樣
大眾海藍
大眾網論壇
山東手機報
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22
大眾網
陳嘉偉
手機查看
海報新聞記者 陳嘉偉 西安報道
2021年,根據七普數據,《求是》雜志發布了中國超大、特大城市名單。其中超大城市7座,特大城市14座,這是中國近20年以來首次最權威的超大、特大城市的名單。
但這21城之外,中國其他城市是何量級,上述文章并未提及,而目前,這一問題終于有了答案。
隨著《中國2020年人口普查分縣資料》(以下簡稱“分縣資料”)的出版,全國683個城市的“城區人口”指標被公開。根據這一指標,再對照國務院在2014年發布的《關于調整城市規模劃分標準的通知》,全國683個城市的量級便“躍然紙上”:中國現今共有7個超大城市、14個特大城市、84個大城市(其中14個Ⅰ型大城市、70個Ⅱ型大城市)、135個中等城市、443個小城市(其中254個Ⅰ型小城市、189個Ⅱ型小城市)。
而這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江蘇昆山、浙江義烏、浙江慈溪和福建晉江等4個縣級市成功入圍大城市。
縣級市也能成為大城市
中國現行城市規模劃分的標準依據是國務院在2014年發布的《關于調整城市規模劃分標準的通知》,該標準將城市按城區的常住人口劃分為五檔七類。
城區是指在市轄區和不設區的市,區、市政府駐地的實際建設連接到的居民委員會所轄區域和其他區域。其中,城區常住人口1000萬以上的城市為超大城市,500萬以上1000萬以下的城市為特大城市,300萬以上500萬以下的城市為Ⅰ型大城市,100萬以上300萬以下的城市為Ⅱ型大城市,50萬以上100萬以下的城市為中等城市,20萬以上50萬以下的城市為Ⅰ型小城市,20萬以下的城市為Ⅱ型小城市。
根據分縣資料披露的數據,江蘇昆山常住人口達到209.25萬人,城區人口達到141.43萬人;浙江義烏常住人口達到185.94萬人,城區人口達到118.42萬人;浙江慈溪常住人口達到182.95萬人,城區人口達到106.19萬人;福建晉江常住人口達到206.16萬人,城區人口達到101.25萬人。
也就是說,上述四個城市的城區人口數量,都符合Ⅱ型大城市人口在100萬以上300萬以下的指標范圍。
更值得關注的是,這四座縣級市與代管的地級市之間還出現了“小馬拉大車”的情況,即地級市中心城區人口與下轄縣級城區人口相差不大、有的甚至出現“倒掛”的現象。
這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浙江金華,在此次大城市榜單中,作為地級市的浙江金華并未入圍,而其代管的浙江義烏,卻因城區人口達到118.42萬人而成為Ⅱ型大城市。
其他幾個城市方面,江蘇蘇州的城區人口為399.12萬人,是Ⅰ型大城市,其下轄的縣級市江蘇昆山城區人口為141.43萬人,為Ⅱ型大城市;寧波市城區人口為360.88萬人,為Ⅰ型大城市,其代管縣級市慈溪城區人口為106.19萬人;泉州市城區人口為135.4萬人,為Ⅱ型大城市,其代管縣級市晉江城區人口達到101.25萬人,同為Ⅱ型大城市。
何以突圍
關注城市發展的人應該不會忘記2018年前后各地掀起的人才搶奪戰。有媒體報道稱,2017—2018年間西安、天津、上海等共計100多個城市先后出臺人才新政,2018年幾乎可稱為我國“人才大戰元年”并達到此輪爭奪戰高潮;截至2019年12月,2019年全國發布相關人才新政的城市已超過160個,其中近40城發布人才購房新政。
但為何是這四個縣級市成功突圍,躍升為大城市?
其實仔細分析不難看出,這四個縣級市有著諸多共性,它們均位于沿海發達地區,在賽迪顧問發布的2022百強縣報告中,均排名前列,尤其是昆山,在百強縣的榜單中,常年霸榜。在縣域經濟的發展過程中,義烏和晉江還分別貢獻出了“義烏模式”和“晉江經驗”的寶貴實踐經驗。所以從其經濟發展的情況來看,這四個縣級市城市人口體量能突破百萬也并不意外。
昆山是電子信息產業制造業基地,2021年,昆山全年規上工業總產值首次突破萬億元,達10284.48億元,比上年增長12.8%,GDP則達到4748.06億元。
義烏則是全球小商品制造集聚生產基地,2021 年義烏GDP達到1730.16億元。據義烏體育用品協會估算,從卡塔爾世界杯32強的旗幟到加油鼓勁的喇叭等,義烏制造幾乎占到整個世界杯周邊商品市場份額的70%。
作為小家電全產業鏈生產制造基地,慈溪剛剛因為向歐洲大量出口取暖器登上“熱搜”——數據顯示,慈溪共有100多家取暖器生產企業,出口量占全國30%。2021年慈溪GDP為2379.17億元。
晉江則是運動服飾與運動鞋生產制造基地,649平方公里的土地,孕育了安踏、特步、鴻星爾克、361°等上百個運動品牌,鞋服產值超2000億。2021年晉江GDP達到2986.41億元。
誰將“上位”
名單梳理過后的下一個問題就是,誰將成為下一個超大、特大城市?
從14個特大城市名單來看,武漢、東莞、西安是最有潛力晉升超大城市的地區,這三座城市也都提出了沖擊超大城市的目標,不過作為省會城市的武漢、西安似乎潛力更大,除了自然增長外,還可以通過政策等推動市郊人口向城區流動。
而有望升格的成為特大城市的I型大城市則有南寧、石家莊、廈門和太原,這四座城市的城區人口規模均已突破400萬。
而縣域方面,還能否有城市突破成為大城市,目前尚需打個問號,但可以肯定的是,縣域迎來突圍的可能還是非常多的。
今年5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的意見》,提出2025年發展目標為“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取得重要進展”,其中,“一批具有良好區位優勢和產業基礎、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較強、集聚人口經濟條件較好的縣城建設取得明顯成效,公共資源配置與常住人口規;酒ヅ洹。
責編:張明月
審核:丁厚勤
責編:丁厚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