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眾網
|
海報新聞
大眾網官方微信
大眾網官方微博
時政公眾號爆三樣
大眾海藍
大眾網論壇
山東手機報
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22
大眾網
鄧波
手機查看
海報新聞記者 鄧波 重慶報道
4月19日,重慶市城口縣3歲女童在路邊玩耍被野猴拖走,幸運的是,附近的一位居民及時發現并嚇走野猴,女童只是被輕微抓傷,目前已經接種狂犬疫苗回到家中。當地林業部門回應表示,隨著生態環境變好,近幾年,城口縣境內野生動物種群數量呈恢復性增長趨勢,破壞莊稼、傷害畜禽的事件偶有發生。
海報新聞記者注意到,不僅僅是重慶市城口縣,近年來,隨著生態環境變好,全國多地發生多起野生動物傷人事件。如四川漢源縣一村民夫婦在自家地里勞作時被黑熊襲擊,身體因此致殘,高額的醫療費用也讓家庭陷入困境。
在生態環境持續向好背景下,如何破解頻發的“人獸沖突”,成為待解之題。
3歲女童路邊被野猴拖走
4月20日,重慶城口縣一段女童在路邊被野猴拖走的監控視頻登上熱搜。視頻顯示,4月19日16時57分左右,一身穿紅色上衣的女童在路邊推著兒童推車玩耍,突然之間,一只猴子出現在女童背后,隨即便撲倒女童向后拖拽。在拖拽女童大約3米后,野猴被從路邊經過的路人發現后驚走,消失在監控范圍內。
據女童母親劉女士介紹,女兒今年3歲,事發地就在家門口幾米遠的地方。事發時她正在家里做活兒,一不留神孩子跑到了門口。后來她聽到鄰居呼喊,還以為是孩子摔了跤,后來才聽到鄰居說孩子差點被猴子給拖走。劉女士說自己當時腿都嚇軟了,幸好修路的工人救了孩子,否則后果不堪設想。劉女士告訴海報新聞記者,目前小女孩只是被猴子輕微抓傷,已經接種狂犬疫苗。
重慶城口3歲女童被野猴拖走瞬間。監控視頻截圖
“附近有一小群猴子,有灰色的、黃色的,不清楚具體多少只!眲⑴糠Q,附近的猴群此前多次進到村里擾民。她還聽說河對岸一戶農戶養的雞也被猴子弄死了一只。
據事發地城口縣龍田鄉衛星村相關工作人員介紹,村子附近是茂密的樹林,這兩年生態好了,山上林子里有野豬、猴子等野生動物也屬正常。該工作人員還介紹,此前村里也曾發生過猴子傷人的事情,導致一位老人受傷。事發后,當地派出所曾出警處置,但由于當時野猴沒有出現只能作罷。
城口縣林業部門在接受當地媒體采訪時稱,城口縣境內獨特的地形地貌和優越的自然條件以及完好的森林資源,孕育了豐富的野生動物資源,為野生動物提供了良好的棲息環境。近幾年,城口縣境內野生動物種群數量呈恢復性增長趨勢,隨著野生動物活動范圍的增大,破壞莊稼、傷害畜禽的事件偶有發生。
“人獸沖突”如果緩解?
2021年1月,天津環渤海濕地出現了人鳥沖突,4000多只東方白鸛對保護區周邊的近40萬畝魚塘進行“掃蕩式”覓食,漁民損失嚴重;2014至2017年,三江源國家公園長江源園區內共發生296起人與棕熊沖突事件;2021年,云南大象出走成為現象級傳播熱點,全國媒體高度關注,但在西雙版納,“人進象退”變成“人退象進”,亞洲野象不斷踏出保護區尋找食物,大肆啃食甘蔗、玉米、水稻等農作物,甚至入戶搶食傷人。有統計表明,10年間,勐!獮憸嬉粠У膩喼尴笙笕阂褜е20余人死亡……
近年來,野生動物傷人等“人獸沖突”事件屢見報道。為何會出現大量的“人獸沖突”事件?多位專家在接受海報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自古以來,人與野生動物發生沖突是自然界的常態,近幾年來大家看到的沖突事件逐漸增多,其背后有更深層級的原因。
云南亞洲象繁育救助中心的大象。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王燦發告訴海報新聞記者,近年來的生態環境在變好,隨著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的推進,人類保護動物的意識增加,野生動物繁殖生長的條件比過去要好了很多;此外,人類聚集區不斷擴大,占用了原來野生動物活動空間,出現了人類與野生動物雜居的情況,也會導致“人獸沖突”事件時有發生。
東北林業大學野生動物研究所所長張明海表示,從歷史演化來看,人與野生動物發生沖突是自然界常態,只要有人和野生動物有共同的生活區域,就會發生矛盾,這已經形成業界共識,但目前沒有數據能夠證明“人獸沖突”事件在數量上較以前有明顯增加。
那么如何緩解“人獸沖突”?張明海提出,要適時開展野生動物種群的調控,建立起種群監測、預警預報信息平臺。張明海說,在野生動物危害嚴重地區,通過捕獵減少非保護野生動物數量(如野豬等)雖是無奈之舉,但確是緩解或降低沖突最直接、有效的措施。
張明海告訴海報新聞記者,從長遠看,開展野生動物危害的主動防御才是從根本上破解“人獸沖突”矛盾的途徑。他介紹,目前,主動防御野生動物危害的方式較多,譬如對野豬建立高壓脈沖電圍欄、架設鐵絲圍欄、修筑圍墻、壕溝等;危害農田期哄趕、光照、氣味驅除等,以及在危害嚴重的農田改變耕種的作物類型等,但防御的效果參差不齊。張明海表示,有關科研部門應盡快研發投資小、效果好、易操作的主動防控技術,用以破解“人獸沖突”根本問題。
建議從社會面拓寬補償資金渠道
2010年9月30日早上,四川省漢源縣富春鄉楠木村3組村民李洪清、陸成鳳夫妻兩人在地里采摘黃豆時,遭遇黑熊襲擊致殘。經司法鑒定機關鑒定,李洪清右眼被黑熊咬瞎,頜骨發生多發性骨折,雙臂也發生閉合性的骨折;陸成鳳左眼被咬傷,左手手臂、右手小指被咬斷,臉部的骨頭被咬斷多處,構成開放性骨折,全身多處軟組織被撕裂。陸成鳳為四級傷殘,李洪清為三級傷殘。
因傷勢嚴重且年紀較大,被襲后二人幾乎完全喪失勞動能力。2015年,李洪清、陸成鳳將四川省人民政府告上法庭,請求判令省政府在有關野生保護動物人身傷害補償辦法尚未出臺的情況下,盡快解決二人“后續醫療和生活的現實困難問題”。成都市中級人民法院審理認為,訴訟請求“較為概括、抽象、不具體”,駁回訴訟請求。李洪清夫婦上訴后,四川省高級人民法院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云南亞洲象繁育救助中心的幼象與飼養員。
2018年4月底,李洪清、陸成鳳向四川省高級人民法院申請國家司法救助。法院經審查認為,李洪清、陸成鳳確因黑熊襲擊陷入生活急迫困難,屬于“需要救助的其他人員”,決定給予二人司法救助金10萬元。海報新聞記者從漢源縣林業局公開信息獲悉,加上司法救助金,漢源縣先后共救助李洪清、陸成鳳醫藥費及各類救助金共計43萬余元。但這對于老兩口的后續生活及醫療費用來說,依舊不夠。
海報新聞記者注意到,發生野生動物傷人事件后,地方政府部門會在一定程度上解決受害者的醫療救助費用,但受害者多為農村村民,年齡普遍偏大,遭遇野生動物襲擊后部分或全部勞動能力喪失,后續醫療、康復費用以及基本生活保障成為一大難題。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王燦發表示,針對野生動物致害事件發生后,按照《野生動物保護法》的相關規定,會對傷者或者死者進行補償。但法定補償不夠的情況下,王燦發提出,可以國家層面建立野生動物致害補償基金,在社會面籌資基金資金,通過基金對野生動物傷人事件受害者提供相應的幫助,這也會在一定程度減輕地方政府在生態補償方面上的支出負擔。
東北林業大學野生動物研究所所長張明海也提出,及時、合理開展致害補償是緩解人與野生動物沖突的最受歡迎的管理策略,但由于野生動物危害頻發地區往往是我國野生動物資源豐富、當地經濟欠發達的貧困山區、林區,補償資金不充足、補償標準不統一時有發生,影響了當地社會的安定,因此迫切需要全社會參與并關注人與野生動物沖突,建立野生動物保護基金,拓寬補償資金籌措渠道。此外,張明海還建議,野生動物主管部門盡快出臺全國統一的野生動物致害補償標準。
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相關規定,因保護野生動物,造成人員傷亡、農作物或者其他財產損失的,由當地人民政府給予補償,具體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制定。海報新聞記者了解到,全國范圍內僅云南等省區出臺了野生動物致害補償辦法。
多地探索將政府直接補償向商業保險賠償轉變
去年6月,出走昆明的西雙版納亞洲象引發社會廣泛關注,一路北上的亞洲象破壞農作物甚至傷人,當地林草部門則及時根據相關法規進行了賠付。據了解,2009年,為保護亞洲象和群眾利益,云南西雙版納州政府委托州自然保護局與商業保險公司簽訂了《西雙版納亞洲象公眾責任保險服務協議》,嘗試著把政府直接補償向商業保險賠償轉變。2011年,被亞洲象傷害致死的勐臘縣馬金有的家屬通過該項目協議,兌賠20萬元亞洲象公眾責任保險金。2021年6月,有因大象肇禍而遇難的受害者家屬表示,因大象遇難的死亡補償已經提高到了40萬元/人。有專家表示,云南的村民之所以對大象保持著高度容忍,與當地已經建立10多年的生態補償和商業保險有關。
四川也在嘗試通過第三方定損、補償兌付等保險制度來彌補經濟損失,四川省內的雅江、平武、寶興等縣都開展了野生動物致害保險試點。2016年,廣元市青川縣與商業保險公司共同簽訂野生動物傷人事故賠償協議,縣財政每年支付20萬元保金,若發生大熊貓、扭角羚、川金絲猴、黑熊、野豬5種野生動物傷人事故,經核實,保險公司按傷害等級給予被害人最高30萬元、15萬元、5萬元三個等級的賠償,全縣每年賠付總額500萬元內。
從2022年1月1日起,山西省晉城市澤州縣、高平市、陽城縣、陵川縣、沁水縣同步開展省級野生動物致害損失補償保險試點工作,野豬、野雞、黃喉貂、金錢豹等野生動物致害的,都在保險范圍內,保險費繳納由政府財政全額補貼。
據現代快報報道,2022年4月13日下午,家住南京浦口區江浦街道的茶農張永國因自家茶園因野豬致害受損,獲得49800元保險理賠。這是江蘇首單因野豬“肇事”獲保險理賠案例。該報道還顯示,據有關部門統計,浦口區居民因野生動物肇事受到的損失約達300萬元。為保障居民利益,3月3日浦口區農業農村局與南京人保財險、南京中華財險合作,在江蘇率先啟動野生動物致害政府救助商業保險機制。保險生效時間為2022年3月3日至2023年3月2日,總保障金額500萬元,其中每次事故每人人身傷亡、傷殘保障限額20萬元,每次事故財產損失、每次每人醫療費用保障限額5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底,野豬等野生動物損害農作物的現象頻發,國家林草局啟動14個。▍^)個試點從國家層面探索野生動物致害綜合保險業務,多渠道籌措補償資金,建立了野生動物傷人救濟補助政策。其中福建將野豬造成經濟作物損失納入農業保險;山西、河北擬設立綜合試點政策性保險經費;陜西將野生動物傷人醫療納入居民合作醫療報銷范圍,并制定了民政救助措施,對因野生動物致傷、致害導致居民生活低于最低生活保障的群眾實施民政救助。
責編:馬洪震
審核:丁厚勤
責編:丁厚勤